京人社能字〔2025〕66号
各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各相关单位:
现将《“北京家政”技能品牌建设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4月27日
“北京家政”技能品牌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办发〔2024〕18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关于加强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的意见》(人社部发〔2024〕49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的通知》(人社部发〔2025〕10号)等文件精神,适应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居民生活品质提升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市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培养质量,现就建设“北京家政”技能品牌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和支撑高质量发展,促进家政服务从业人员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北京家政”技能品牌建设。围绕我市家政服务市场需求,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以构建专项职业能力标准体系为核心,打造培训评价北京样板,推动培训评价和就业协同联动,有效提升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有力技能人才支撑。
到2027年底,开发“北京家政”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10个以上,培训评价“北京家政”3万人次以上,培育一批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北京家政”培训、考核机构,建设集培训信息、评价信息、岗位推荐信息、技能薪酬指引为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的技能人才培养格局,畅通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发展通道,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北京家政”技能品牌。
二、实施内容
(一)开发一套专项职业能力标准体系。结合我市家政服务市场细分领域技能需求,与龙头企业、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行业协会等合作,开发母婴照护、幼儿照护、老年人照护、病人照护、家庭烹饪、家庭清洁、家电清洗等多个模块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标准,配套高质量培训教材和数字资源,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的从业人员培育体系。
(二)遴选一批专项职业能力培训机构。鼓励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家政企业、养老托育机构等使用专项职业能力培训教材等开展培训,选定一批采用专项职业能力培训标准、办学水平好、管理规范、社会服务能力强的培训机构入驻“北京家政”技能品牌,承担市场化、订单化培训工作,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
(三)择优确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机构。鼓励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多元主体参与,提升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择优确定符合条件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机构,定期组织开展监督考核,确保考核评价工作的专业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加强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证书管理,推行电子证书。
(四)搭建专项职业能力信息服务平台。公布入驻“北京家政”技能品牌的培训机构和考核机构名单,发布培训班次和考核评价报名信息,支持劳动者网上自行查阅,按需报名参加。建立技能品牌数据库,依托我市公共服务平台精准匹配岗位信息、薪酬指引,实现培训、评价、就业等信息互联互通。
(五)开展专项职业能力项目化培训。将家政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纳入我市项目化职业培训指导目录,支持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实训基地、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劳务品牌企业开展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符合条件的我市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可按规定申请就业技能提升补助。
(六)创新开展品牌宣传推广。充分发挥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传播优势,构建多方位的品牌宣传矩阵。深度挖掘技能品牌建设优秀案例,及时总结典型经验,通过发布技能标准、讲述案例故事等方式,集中展示品牌人物的专业素养和职业价值,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获得感和荣誉感,树立“北京家政”技能品牌优质形象。
(七)规范品牌管理使用。加强对“北京家政”技能品牌的维护管理,开展技能品牌宣传和价值开发。加大培训机构和考核机构监管力度,动态调整技能品牌目录清单。强化技能品牌使用、评估和反馈机制,持续提升品牌公信力和影响力。
(八)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积极开展国内合作,与劳务协作省市共享专项职业能力标准,鼓励引导京内外培训资源前置培训。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引入国际先进的家政服务理念、培训课程和管理模式,完善专项职业能力培训与评价体系,推动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国际互认。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建设“北京家政”技能品牌是加强“老老人”“小小孩”服务保障,扩大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有效供给的重要措施。各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结合辖区实际,推动开展专项职业能力培训评价工作,为技能品牌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强化支持保障。各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大技能品牌建设力度,按规定统筹使用各类资金,发挥好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动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做好培训机构、考核机构培育和项目化培训等各项工作。
(三)加大宣传引导。各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大“北京家政”技能品牌宣传力度,注重收集实施过程中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不断提升技能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长效反馈机制,持续优化服务品质,打造首都城市服务的金字招牌。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