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温馨提醒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跳转到首都之窗个人中心,如需办理人社业务请登录 个人办事法人办事

关闭   点击进入首都之窗个人中心        

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速览 > 媒体关注

京津冀携手推进人力社保一体化

日期:2018-07-20     来源:
字体大小:
分享

  来自:(北京劳动就业报)

  717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河北雄安签署《京津冀工伤保险工作合作框架协议》,三地工伤保险将实现互认,让京津冀人社一体化再向前推进一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下,三地人社部门一直在努力推进一体化建设,让人力社保服务共建共享,让三地百姓享受协同发展的实惠。如今,在社保、医疗、人力资源服务等方面,京津冀一体化的探索。

  京津冀工伤保险将实现互认

  717日下午,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河北雄安签署《京津冀工伤保险工作合作框架协议》。

  此次协议签订后,三地将本着优势互补、共建共享、高效便民、有序推进的原则,进一步推动三地工伤保险合作,充分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司长郑玄波表示,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深入推进,京津冀区域内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人员流动非常频繁。现在,这个政策的出台,就可以在当地进行工伤认定的调查。

  协议明确,三地将在工伤认定、工作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医疗康复三个方面开展合作。三地可相互委托对事故伤害进行工伤认定的现场调查核实事宜,调查结果互认并转交委托方。三方建立相互委托劳动能力鉴定制度,并互认对方签订的工伤医疗康复协议服务机构。

  郑玄波还表示,下一步,将加强政策和标准的完善,同样的事实,在三地基本上是同样的结果。第二个是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第三是加强工伤保险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三地信息的互联互通,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下月三地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将实施

  近年来,在京津冀人社系统以及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三地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服务业协同发展不断深化。2014年,京津冀三地签署《京津冀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签署《京津冀区域共同制定地方标准有关事项的会议纪要》和《京津冀安全生产地标协同合作框架协议》,为实质性推进三地合作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京津冀协同地方标准共发布741项。仅2018年前四个月发布的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就比前三年发布的总量还要多7项。

  今年4月,京津冀三地人社部门和质监部门在北京正式发布“人力资源服务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这是全国首次发布人力资源服务区域协同地方标准,下月该标准将正式实施。实施后,京津冀三地人力资源服务将更加规范,求职者在三地都能享受同样标准的人力资源服务。

  “我们以前办招聘洽谈会,就没有想到需要医务人员出席,也就是在会上准备药箱。”河北诺亚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立宁看到三地标准后很有感触,她说:“三地标准规定了规模在200个展位及以上的招聘洽谈会,应配有医务人员。我们以后就要按标准执行。”

  三地标准覆盖了人才的选、育、用、留全流程。又分别对11种业态的从业人员、服务场所、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以及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对从事素质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技术智力密集的服务机构,以及创新服务模式、恪守诚信准则、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机构给予相应加分,带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价值链和服务链延伸。同时,三地标准建立了一个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量化评价的指标体系,构成了从A5A的五级评分系统。依据此标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会像星级酒店一样被赋予从A5A的评级。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王明山说:“开展各项工作,执行统一标准非常重要。”三地的人力资源服务执行统一标准,通过规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硬件设施和服务标准,简化手续,优化流程,还可以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手段,使得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用户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

  在曹妃甸共建人力社保服务中心

  去年11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曹妃甸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两地四方”,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共同举办京冀(曹妃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揭牌仪式,标志着曹妃甸人力社保服务中心正式成立。

  曹妃甸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区。截至201612月底,曹妃甸累计开工京津项目65个,总投资1766.1亿元。其中,北京项目54个,总投资1730.84亿元。一批投资在5亿元以上、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曹妃甸现已成为北京产业转移和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最大承载地。

  北京企业的纷至沓来让这里集中了大量的北京职工,他们的工作地点在河北,工作和社保关系还在北京。平时办理医保报销、工伤认定等手续还要两头跑,这让职工们感到很不方便。

  京冀(曹妃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的成立就是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过程中转移至曹妃甸的北京企业就近提供人力社保服务,协调解决企业落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支持北京企业在曹妃甸顺利落地、快速发展。

  服务中心成立后,京冀两地人力社保部门形成“一个整体”,在曹妃甸的北京企业只需进一个门、到一个窗口就可以了解京冀两地政策、获得两地服务,涉及两地的社保业务也可以直接办理,不用再往返奔波北京、河北。

  京津冀多层次医保合作显效

  截至目前,京津冀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达到1115家。其中,北京673家、天津170家、河北272家。有跨省异地就医需求的参保人员,按参保地相关规定进行跨省异地就医登记备案后,可从公布的名单中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京津冀在医保上的交流合作其实不限于全国跨省就医异地结算平台。早在国家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联通前,京冀两地就已共同为异地就医人员开辟了就医报销绿色通道,两地互认9075家定点医疗机构,在京冀两地长期驻外和退休后异地安置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都可从这9075家定点医疗机构中选择自己在异地就医的定点医院,方便群众异地就医。

  位于燕郊的燕达医院还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试点单位。北京与河北人社部门签署京冀医保直接结算服务协议,燕达医院就此首次开通异地结算系统,持有北京社保卡的北京居民在燕达医院就医可以直接刷卡结算,所享受待遇与在北京市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完全相同。

  除了处在特殊位置的燕郊,北京居民可以刷卡直接结算外,河北省环京14县(市、区)医保定点机构作为北京医保定点都可以为北京参保人提供医保服务,明确北京参保人员到北京市医保机构备案的河北医保定点医院看病不用审批就可报销,将就医群体扩大为在北京居住的所有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加强了河北省环首都区域医疗机构与北京医保服务合作。

  一体化促进三地人才流动

  除了医保一体化,根据北京和河北签署的《京冀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深化合作协议》,两地将从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服务、劳动关系等4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省级合作,并确定曹妃甸、首都新机场、燕郊这3个区域为深化合作、重点突破地区,共同推动两地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加快京冀人社一体化进程,而行政服务的一体化也促进了人才流动。

  毕业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博士柏会子通过“名校英才入冀”来到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工作的。“每月发放1000元房租补助,大大减轻了我的生活压力,让我可以更好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柏会子说,近年来河北省不断加强引进人才的力度,在人才引进的待遇、工作环境和政策落实等方面不断提高,相信会有更多的京津人才前来。

  京津冀三地还签署了《京津冀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互认协议》,三地专业技术人才27项职称资格取得的职称外语和计算机等考试成绩,以及取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等证书的人员,调入另外两个省市时,可由用人单位直接聘任,不再更换职称证书。

  同时,今后只要持有三地中任何一地的从业资格证书,即可在其他两地从事人力资源服务工作,无须再参加当地的培训及考试,实现了京津冀三地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无障碍自由流动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相互交流。此外,高端外国人才工作手续互认、工作证业务办理迁入材料减免,为外籍人才在三地流动提供便利、优质、快速的服务。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建议征集

政策咨询服务热线 12333

主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数据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62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43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56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