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温馨提醒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跳转到首都之窗个人中心,如需办理人社业务请登录 个人办事法人办事

关闭   点击进入首都之窗个人中心        

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解读 流程《关于印发<北京市深化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

字体大小:
分享

一、背景依据

自然科学研究人员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为贯彻落实中央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精神,激发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结合本市实际,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委制定了《北京市深化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二、目标任务

遵循自然科学研究人员成长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以科学评价、分类评价为核心,以激发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目的,建立符合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业特点的科学化、规范化的职称制度,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人才支撑。

三、主要内容

(一)健全制度体系。一是完善职称层级,从初级到高级名称分别为名称依次为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二是动态调整职称专业目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本市高精尖产业领域,持续满足科研人员评价需求。

(二)完善分类评价标准。一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品德放在职称评价的首位,实行弄虚作假“一票否决制”,并记入职称评价诚信档案。二是实行体现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业特点的评价标准,以职业属性和岗位职责为基础,将科研人员进行分类评价,制定了《北京市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条件》。三是实行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科研人员可自主选择论文、专利、项目成果、研究报告、专著译著、软件著作、技术标准规范等代表性成果参加职称评审。

(三)向优秀人才和基层人才倾斜,建立职称评价绿色通道。一是完善高端领军人才研究员直通车评审制度,取得国家级人才表彰奖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论文等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可按规定申报高端领军人才研究员直通车评审。二是建立高层次科研人员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取得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解决“卡脖子”重大技术难题、在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放宽学历、资历等条件限制,可按规定破格申报高级职称评审。三是畅通基层科研人员职称评价渠道,对长期在艰苦地区、野外台站和基层一线工作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放宽学历、论文等要求,侧重考察其实际工作业绩。

(四)打通体制内外科研人员评价渠道,实行分类管理模式。一是高校等下放评审权单位实行自主评价。高校、科研机构等职称自主评聘单位在职称结构比例内自主开展研究系列评审工作,并将通过评审的科研人员聘用到相应岗位。二是其他人员行业统一评价。首次将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纳入社会化评价范围,破除体制外科研人员职称申报“玻璃门”,企业、智库等非自主评聘单位的科研人员实行“个人自主申报、行业统一评价、单位择优使用、政府指导监管”的社会化职称评价;科研人员取得资格后,用人单位可根据需要自主择优聘任。

(五)明确职责分工。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市科委负责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职称政策制定、制度建设、协调落实、监督检查和工作评估;各职称评价服务机构、职称自主评聘单位负责落实职称改革相关政策,按照职责权限组织开展本专业、本单位的职称评价工作。

四、涉及范围

适用于在本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五、执行标准

自2020年12月1日起实施。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建议征集

政策咨询服务热线 12333

主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数据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62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43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56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