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温馨提醒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跳转到首都之窗个人中心,如需办理人社业务请登录 个人办事法人办事

关闭   点击进入首都之窗“访问我的专属空间”        

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速览 > 媒体关注

北京110个项目将参加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日期:2025-10-21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字体大小:
分享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将于10月26日至28日在福建省泉州市举办。北京代表队共计110个项目入围,较上届比赛增长140%。他们将参加创新赛、创业赛、揭榜领题赛和海外赛四个领域共28个赛道的角逐。

记者从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设立博士后工作站727家,覆盖除军事学外全部12个学科门类及所有“高精尖”产业领域,12个中关村科技园区设分站515个,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为前沿科技创新既“造血”又“输血”;在站博士后突破2200人,累计进站8000余人、出站5000余人。

博士后创新人才为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制约行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突破性作用,许多博士后成长为国内相关领域的学科、技术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物。

临床攻坚:“救命药”的突破

“脊髓弥漫性中线胶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期不足1年,5年生存率不到1%,传统治疗已达极限,针对性研发小分子靶向药物有望改善临床疗效。”首都医科大学博士后团队负责人常渊浩的话语中,满是攻克难题的决心。在江涛院士带领下,团队深耕这一临床空白领域,率先构建国际首个脊髓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类器官模型和细胞系模型;首次揭示放疗诱导的细胞衰老是导致脊髓弥漫性中线胶质瘤放疗抵抗的核心机制;并鉴定出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是维持衰老肿瘤细胞存活的关键分子。基于这些发现,该项目团队设计并合成了靶向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的小分子抑制剂卟硒啉,相关成果获批8项国家发明专利和6项国际专利。

目前,Ib期卟硒啉联合放疗治疗脊髓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的临床试验即将完成,肿瘤客观缓解率为33%。更令人振奋的是,围绕卟硒啉的靶点活性检测试剂盒已实现临床转化上市并纳入医保,产值突破3亿元,真正让科研成果惠及患者。

这样的突破并非个例。在天坛医院江涛院士的带领下,神经外科学博士后团队曾成功研发脑胶质瘤靶向药物伯瑞替尼,于2024年成功上市并纳入医保,成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脑胶质瘤靶向药物,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入选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绿色创新:退役锂电池的“涅槃重生”

“退役不是终点,而是新生的起点。”站在江苏盐城退役锂电池回收示范工程现场,北京西彦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张镇西,看着每小时2.5吨的处理量,眼中满是自豪。这位刚从华北电力大学出站的90后博士后,用7年时间攻克了退役锂电池回收的行业难题。

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首批动力电池逐步进入退役期。这些蕴含钴、镍、锂等高价金属的 “城市矿山”,若处置不当会造成严重污染;但传统火法、湿法工艺要么能耗高,要么易产生废液。2017年起,张镇西团队潜心研发,最终推出“旋转步进热解装置”,实现无废液排放、连续运行超300天,黑粉回收率超99%,污染物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

如今,这项技术已在浙江湖州、江苏盐城落地示范工程,处理能力从每小时1吨提升至2.5吨。张镇西创办的北京西彦科技,还与中车集团等头部企业达成合作,为“电池再生”提供安全高效解决方案。他更计划布局“数字孪生”系统,通过大数据持续优化工艺参数,让装备越来越聪明。从实验室技术到商业化应用,博士后团队的创新,正为北京新能源产业补上回收利用关键一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北京110个项目参加“泉州论剑”

参加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的北京代表队共计入围110个项目,包括14个创新赛项目、15个创业赛项目、43个揭榜领题赛项目、38个海外赛项目。为选拔优秀团队参赛,北京市组织了预选赛。在预选赛阶段,北京地区(除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单独组队外)合计共有1003个项目报名参赛,高于前两届报名参赛项目之和。

为在全国赛场上更好展现北京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风貌,北京市还为入围全国决赛的项目进行赛前辅导,特邀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家彬,优投创始人代瑞红,围绕商业计划书撰写逻辑、商业计划常见问题、路演技巧及经验分享等,对110个项目的参赛选手进行赛事辅导,助力参赛项目全力冲刺。

如今,带着赛前打磨的成熟方案与昂扬的创新斗志,北京代表队即将在泉州的全国总决赛舞台上崭露头角。这些融合了前沿技术与市场需求的项目,不仅将冲刺比赛奖项,更将在赛后转化为推动北京 “高精尖” 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建议征集

政策咨询服务热线 12333

主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数据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62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43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56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