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温馨提醒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跳转到首都之窗个人中心,如需办理人社业务请登录 个人办事法人办事

关闭   点击进入首都之窗个人中心        

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速览 > 媒体关注

“先进模范进校园”首场活动走进北京联合大学

日期:2025-05-18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字体大小:
分享

央广网北京5月18日消息(记者 庞婷)5月17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举办首场“先进模范进校园”活动,邀请全国自强模范李楠和北京市助残先进个人王红霞走进校园开展宣讲,创新打造“汇光而行·聚力发展”表彰宣传品牌,引导青年群体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

全国自强模范李楠分享自身经历(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先进模范进校园 为毕业生提供择业建议

活动现场,两位先进模范讲述了各自的奋斗历程。作为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李楠主导开展近30个助残服务项目,助力残障人士实现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转变。作为海淀区特教中心主任,王红霞带领团队完成多项国家重点课题,持续拓展特教实践新领域。

教师代表就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宣讲人交流(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在互动环节,两位先进模范就职业发展、人生规划等话题与师生展开交流。针对“特殊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数大且普遍倾向体制内岗位,但编制岗位竞争激烈”的现实问题,王红霞表示,首先建议适当调整就业预期,从基础岗位积累经验,同时强调“持续提升综合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以教师岗位为例,具备多学科教学能力并掌握心理学的复合型人才更具竞争优势。建议学生拓宽择业视野,未被编制教师岗录取的毕业生可考虑助教等岗位历练。她认为,职业发展具有动态性,只要专注专业深耕并积累实践经验,在各领域都能实现职业突破。

近年来,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在帮助毕业生就业方面推出一系列措施。学校党委副书记李德煌告诉记者,对于特殊教育学院的学生,学校主要从三个方面帮助学生就业。首先是强化师资建设与专业建设,通过引进高水平师资、获批国家重大项目提升学科实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其次,学校积极与企业对接,拓展就业岗位,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走访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企业,与企业进行深入交流。“前段时间,我们分管就业的老师专门到一家康复医院对接,向其介绍学校学习推拿的盲生,帮助学生争取到就业岗位。”李德煌说。

北京联合大学还与高水平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合作,为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帮助困难学生申请就业补贴。

人社部门送政策 毕业生创业可享多重政策支持

现场,丰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讲师团队针对学院特殊教育、针灸推拿、教育康复、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特色,提供个性化职业规划指导,并系统讲解北京市残障人士和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创业方面的支持服务政策。

丰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介绍毕业生创业方面的支持服务政策(央广网发 李士坤 摄)


丰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陈曦霞,就同学们普遍关心的创业支持政策问题给予解答。她介绍,北京市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和创业补贴政策。“北京市提供的创业担保贷款分两类,一类是不超过50万元的个人贷款,另一类是不超过300万元的小微企业贷款。创业者在北京市注册公司后,只要是资信良好、有具体经营项目的小型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创业主体,都可以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根据近期对各银行调研情况,创业担保贷款利率均值约为1.75%,期限最长3年。”

需要注意的是,在北京市注册经营的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数量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15%(超过 100 人的企业达到 8%),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企业信用良好的,即可申请300万元以内的贷款额度。

针对毕业年度及毕业两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等六类人群,在北京首次创业并担任法人或主要负责人,或创业组织缴纳社保费并且累计满6个月,其中入乡创业人员所创办的创业组织需要招用北京市户籍劳动力达到3名,并为其缴纳社保费累计满6个月,且创业组织自登记注册之日起正常经营且依法纳税1年以上的皆可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

据悉,“先进模范进校园”系列活动由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共同主办,旨在将先进模范精神力量转化为育人资源。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彰任免处处长丁玎表示,接下来,系列活动将会持续覆盖首都多所高校,邀请北京市各行业先进工作者代表走进校园,与师生畅谈成长与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建议征集

政策咨询服务热线 12333

主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数据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62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43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56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