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有助于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有助于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
突出培训精准化。必须坚持与时俱进,通过开展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各类技能培训,破解“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问题,更好满足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要紧盯数字经济发展新动向,强化数字领域人才培训和供给,全力补足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行业的技能人才缺口。要紧盯实体经济发展新趋向,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在高端装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强化技能人才培训,促进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要紧盯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加强对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生产生活服务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有效供给,强化护理、康养、急救等专业技能培训。
突出培训多样化。要进一步打破“单兵作战”培训模式,凝聚政府、学校、企业合力,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多元合作培训格局。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更好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在实践中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推进“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以产业链龙头企业为牵引,集聚产业内企业、学校,搭建更多产教融合平台。推进以赛代训、以赛强技模式,支持引导技能人才参加各级技能大赛,与各国能手、其他省市优秀选手同台竞技、互相切磋,在赛事中长见识、增才干、强本领。
突出培训品牌化。要深入结合地域特点和产业特色,选树一批专业度高、影响力大的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要坚持目标导向,关注就业带动效果,打造美誉度高、社会信服感强的培训品牌;要加强优秀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宣传推广一系列优秀技能人才成长成才故事,更好发挥标杆作用,强化引领示范效果,带动更多人主动学习技能,带动更多企业提高培训标准、提升培训质量、打响培训品牌。并以此为基础,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