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举行“便民利企办实事,创贷政策进基地”活动,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在解决创业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的作用,送政策上门,送服务到企,为企业提供低成本创业贷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活动期间,仅海淀区就帮助15家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企业实现贷款或达成贷款担保意向超过1000万元,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
据介绍,北京市创业担保贷款是由政府设立贷款担保基金、受托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经办银行发放贷款、财政部门给予贴息的一项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性贷款,分为个人创贷和小微创贷两个贷款产品。其中,个人创贷最高贷款额度为5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3年;小微创贷最高贷款额度可达3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2年。创业担保贷款的利率上限不超过LPR+50BP,也就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上浮不超过0.5%,按照本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3.85%计算,最高贷款利率为4.35%。借款人仅需承担贷款利息中LPR-150BP以下部分,也就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去1.5%,按本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3.85%计算,借款人每年仅需支付2.35%的利息,剩余部分由财政给予贴息。
据悉,今年以来,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优化升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取消贷款对象的人员类别和户籍限制,实现了外地在京创业人员与本地人员同城同待遇。同时,充分利用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开展信息共享比对,切实推动精简申请材料、缩短审核时限、提升服务体验。其中,借款人资格认定环节不再需要提交身份证、营业执照、社会保缴费证明等纸质材料,通过系统后台数据比对即可审核。最快2个工作日内可办结借款人资格认定,比国家要求的7个工作日缩短了70%。此外,进一步降低优秀创业项目贷款门槛,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的北京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推荐的在孵企业,或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在市级以上部门举办的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奖的创业项目,均可免于提供反担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