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温馨提醒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跳转到首都之窗个人中心,如需办理人社业务请登录 个人办事法人办事

关闭   点击进入首都之窗个人中心        

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速览 > 媒体关注

社保护航 蹄疾步稳兜底线

日期:2021-06-21     来源:北京晚报
字体大小:
分享

历史瞬间

职工养老不再包办

200612月,北京市政府召开第57次常务会议。《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规定》在这次常务会议上被研究通过。

这份重要的文件,对当时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核心是被保险人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多少与其工龄、缴费年限和缴费水平紧密挂钩,多工作、多缴费的劳动者,将会多得养老金。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19916月,国务院作出《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确定了改变“养老保险由国家、企业承包”的旧办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新制度。

每个月的15日,银行门口总会排起取钱的长队,退休人员从银行取出自己这个月的“工资”。“到点儿就发,从不拖欠。”老人们互相打趣着说。

从流传千年的养儿防老,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养老,再到如今的按月领取养老金,实现社会风险共担,北京市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切都得益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

责任分担机制的建立,使养老由国家或单位包办转变为用人单位或雇主与劳动者分担责任,辅之以政府补贴,这种三方分担劳动者个人养老保障责任的机制,有利于增进劳动者的权益意识。

目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已覆盖了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以及北京市户籍的灵活就业人员。据统计,北京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人数已超过1000万,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为270多万人,养老金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年轻人的钱养“爷爷”

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生老病死几乎都跟单位绑定在一起。养老,也被理所应当地认为应该由单位负责。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养老处调研员张辉还记得,40多年前,他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有一年,厂里经济效益不好,有两个月没给退休人员发退休金。”这件事让张辉隐约意识到,这种完全由单位负责的养老保障制度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单位的效益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效益好时,能发得出钱;效益不好时,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可能就要“断顿儿”了。

后来,张辉来到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养老处工作,见证了北京市养老保险制度的巨大变革。

1986年,为解决不同企业之间退休人员负担畸轻畸重的问题,北京市开始探索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这项巨大的变革改变了原有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由单位自行保障的模式,劳动合同制工人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

企业按月上缴职工养老保险费,用这一代年轻人缴的保险来养他们爷爷辈儿的老年人。”张辉形象地比喻这项制度。

最初,是由企业全额缴纳社会保险费,199210月,我国开始建立个人缴费制度,职工全员缴纳养老保险费。“到了2006年,《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规定》发布,确定了养老金水平与缴费年限、缴费数额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张辉说,多缴多得,少缴少得,一下子激发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人们开始重视自己养老金缴纳的年限和水平,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以期待退休时能够拿到更多的养老金。

养老险像养了个儿子”

职工一般都有养老保险,可是养老保障制度还有空白——没有工作的人,老了以后怎么办?这包括无业的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民,人口基数也比较庞大。过去他们是靠养儿防老,现在,也要让社会养老制度把他们“兜”起来。

2008年,北京市率先建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制度”。

2009年,又通过整合制度,将市民全部纳入到养老保障的范围中来,彻底打破了过去市民养老保障按城镇和农村分类的两线格局。

201410月,本市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实现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

2016年起,逐步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调整办法的统一。至此,北京市形成了城乡统一、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险体系,制度公平性可持续性显著增强。

参加养老保险相当于养了一个孝顺儿子,现在他‘长大’了,可以每月给我生活费。我从心里面特别感激国家的政策。”房山区河北镇河南村村民孙淑芝老人逢人就说,现在子女们负担都很重,能够依靠好政策减轻他们的负担,心里很高兴。

企退养老金实现第29次上调

更让人惊喜的是,国家每年都会对养老金水平进行调整。张辉参加了多年养老金调整工作,“到2020年,北京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经实现了连续28次上调,养老金月平均水平也从最初的几百元发展到超过每月4000元。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今年611日,退休人员再次迎来好消息——本市第29次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今年的调整将继续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继续保持向退休时间早、连续工龄和缴费年限长的退休人员加大倾斜力度的调整办法,使他们更多地享受社会发展成果。

此次调整预计惠及310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并从今年1月份起补发养老金,其中企业退休人员从615日就可以领到补发的养老金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老年保障福利养老金标准也将提高。

对于20201231日前已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及享受老年保障福利养老金人员,自202111日起每人每月增加30元。202111日起新增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850元;老年保障福利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765元。

截至目前,本市已经连续1113次调整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待遇标准。2021年全市享受基础养老金的平均人数为58.81万人,享受福利养老金的平均人数为33.78万人,此项政策惠及92.59万人。

记者手记

不再为“养老钱”发愁

老龄化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我国在20世纪末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当前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下降和家庭结构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必然急剧弱化,国民对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及相关服务的需求骤然提升,人们的养老后顾之忧日益加重。实现让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的目标,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从养儿防老,到社会养老,从企业职工专享到城镇居民共享,再到人人共享,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织就了一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养老保障网。百姓没有了后顾之忧,不再为了年老后的生活忧心忡忡,每月把工资存进银行以备不时之需的传统做法已经过时了。现在的退休人员,每月只要到了日子,就能从银行领到养老金,目前北京市的企退养老金月平均水平已经超过4000元,足够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人们可以放心地把兜里的钱拿去购物、投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同时也起到了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作用。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建议征集

政策咨询服务热线 12333

主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数据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62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43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56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