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温馨提醒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跳转到首都之窗个人中心,如需办理人社业务请登录 个人办事法人办事

关闭   点击进入首都之窗个人中心        

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惠及民生福祉 提升百姓获得感

  1. [访谈嘉宾]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王明山
  2. [开始时间]2018-01-06
  3. [结束时间]2018-01-06
  4. [直播地址]视频播放查看视频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北京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社会民生”专场。伴随着北京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社会事业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嘉宾 王明山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就业工作与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同步推进,从以计划安置为主,到解决国企职工下岗失业,到统筹城乡就业,再到推动高质量就业,不断把就业工作推向新阶段,劳动者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具体从四个方面向各位媒体朋友作简要介绍。

  一、城乡居民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稳就业”的决策部署,围绕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新时代就业方针,不断丰富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措施,高标准打好稳就业、促就业“组合拳”。特别是通过减税降费和稳岗补贴等一揽子措施,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预计在2019年,仅通过社保降费就将为企业减负约200亿元。同时,针对企业在设立、运营、发展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顺机制、减环节、优流程、强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我市在保持就业局势稳定的基础上,就业质量稳步提高,主要体现在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收入、就业权益上: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就业人员总量从1978年的444.1万人增长到2018年的1237.8万人,增长了近3倍;就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从1978年的28.3:40.1:31.6调整为2018年的3.7:14.7:81.6,特别是第三产业中信息软件、科学研究和金融业的从业人员占比约23%,产值占比近40%;就业收入稳步提高,实现劳动者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2018年北京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达12.7万元,近十年年均工资增长在10%左右;就业权益有效保护,健全劳有所得保障机制,推动劳动合同制度,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二、创业带动就业活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劳动者就业从以单位就业为主,到目前的就业与创业并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服务全国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打造“双创”升级版,构建以创新创业引领产业升级、助推就业提质的新生态,2018年新注册企业超过18万户,首都特色创业政策、资金、品牌效应明显,创业氛围日趋浓厚。
  在政策引领方面,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孵化、创业融资、减税降费、人才引进等政策体系,让创业“进口有政府服务,出口有市场承接”。在资金支持方面,加强财税、金融对初创企业扶持,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和贴息标准;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支持创业,通过创新链、资本链、产业链“三链”融合,推动创新创业向纵深发展。在品牌推动方面,积极推进“千名创业导师培育工程”,高标准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推出“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等品牌。特别是设立大学生创业板,建立大学生创业“陪跑”机制,在板企业达108家,累计融资超过5.7亿元,创造了一批高含金量的就业岗位。
  三、劳动者职业技能持续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紧跟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职工技能水平的要求,扎实做好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者职业技能提高的需要,大力开展全职业生涯的技能培训,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实现了技能人才培养与就业结构优化的良性互动。目前全市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338万人,高技能人才99.6万人,7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围绕首都高质量发展,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是聚焦“四个服务”:
  服务首都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精尖产业发展需要,采取清单化、菜单式培训服务模式,组织新产业、新职业、新技能培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急需紧缺人才。服务企业职工职业能力素养的提升,重点实施企业职工适应性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岗位技能培训、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培训,助力企业发展提质增效。服务重大项目建设需求,围绕北京世园会、北京冬奥会,以及北京城市副中心、大兴国际机场等对劳动者技能要求,建立培训、实习、就业全链条服务机制,推行项目制培训、一站式培训,促进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服务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群众生活,在城市供热供气、园林绿化、公共交通、环境卫生等城市运行保障领域,以及养老护理、医疗陪护、安保、快递等生活领域,实施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促进城市品质提升。
  四、全方位就业服务水平日益提升
  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完善市场化服务和公共就业服务双轮驱动格局,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专业的就业服务,劳动力供求匹配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
  人力资源市场更有活力。坚持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向,激发了用人单位、求职主体和市场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创造性;坚持服务最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通过互联网、信息化提高了市场配置效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决定的思路,稳妥处理政府和市场、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的关系;制定实施促进猎头机构发展的优惠政策,激励猎头机构发挥引才融智作用。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超过1600家。深入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整治,依法打击非法中介、虚假招聘等人力资源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切实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
  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可及。为给群众提供更加公平便捷的就业服务,确立了以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创业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形成了市、区、街(乡)、社区(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送培训,送岗位,办实事,解民忧,劳动力供需匹配效率进一步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青年就业见习计划,深化进校园送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采取精细化服务、技能培训、定向招聘等多种方式,促进36.3万农村地区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通过内部挖潜、专场招聘、转岗培训,促进企业职工转岗就业;采取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困难群体实现稳定就业。
  回望就业工作70年光辉历程,我们得到许多宝贵的历史启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推进就业工作机制创新,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建议征集

政策咨询服务热线 12333

主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数据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62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43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56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