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京劳动就业报)
春节后,各个行业逐渐恢复运行,可是咱老百姓讲究“没过十五就是年”,甚至整个正月都沉浸在过年氛围里,那么政府部门的窗口恢复常态了吗?透过窗口看老百姓的需要,又有啥新特点? 本报记者带着关切走进朝阳区和平街社保所、东城社保中心。
赶上社保所业务小高峰
2月24日下午两点,记者走进朝阳区和平街社保所,大厅里十几个窗口,基本每个窗口前都有咨询或办理业务的百姓,记者粗略一数,大概有20来人,加上十几个接待的工作人员,一时间大厅内说话声此起彼伏。
“您好,您办什么业务?”
“我想改个医院。”
“那您在14号窗口排队,对,就这儿,您前面有一位在办业务,等一会就到您了,您坐这儿吧!”
除了办理定点医院更改的,还有的人在咨询灵活就业政策、社保卡制卡等业务。
“您这种情况呀,可以享受咱的灵活就业政策,政府能给您补贴一部分保险费。”
“小罗,你从系统里给看看,马丽(音)的社保卡是什么状态?”一位工作人员向同事喊道。
“王秀珍(音),来,签字!”药费报销窗口的工作人员声音洪亮,仿佛在“报幕”。
过了不到半个小时,大厅里零零星星的只剩了几个办事人,“刚才算是个小高峰时段,大家这是赶着下午一上班就来了。不过总体上,上午来办事的人要多些。”社保所工作人员介绍道。
春节后,和平街社保所的业务量大概每天能有40-50件,相较年前略少。
基层登记失业人员多了10%
“节后这些天,常规业务基本和其他时段没有太大区别,比如有关社保卡的、改医院的。不过药费报销的高峰期是年前,年后这部分业务就没有了。而最近的重点业务就是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所长张雪峰告诉记者。
从数据上看,今年和平街新增登记失业人员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目前新增失业人员181人。而就在窗口办业务的同时,社保所还在楼上开辟了讲堂,为失业人员讲解再就业政策,“今天下午就有19位失业人员在上课,这是我们年后的第一堂课,陆续还会举办几期,覆盖到所有登记失业人员。”
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一直是个难点,不是讲几堂课能解决的。在和平街社保所,负责这项具体工作的是职业介绍岗的工作人员张秀云。以前是等岗位,可是从去年开始,张秀云就不再等了,他走出社保所,主动走进周边大大小小的企业,去了解人家的招工信息,还要调查这些企业的诚信度。
“辖区大型的民企,我基本都走访过,连街面上小店面的招工信息,我也都清楚。”为了收集岗位信息,张秀云没少走街串巷。
春节后正是各个单位招工的黄金时期。张秀云已经跟各个相熟的单位打了电话,马上要开展节后新一轮上门征岗。
社保补缴代缴业务咨询多
节后社保业务有什么新动向?老百姓关心的需求点在哪里?记者来到东城区社保中心。
咨询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年后常规业务基本如常,每天办事的人都不少,业务量也基本稳定,办理业务涉及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等。
一位经办人却感觉业务办得更顺畅了。“感觉这两天办业务还快了,可能是人比较少吧。”常来东城社保中心办事的杨女士告诉记者,原本担心假期回来办业务的人多,以为要排队等很久,结果不到5分钟就叫到了她的号。
在咨询台,记者还碰巧遇到张先生来咨询社保补缴业务,“这不年前年后正是换工作的时候,我儿子就因为换工作,社保要断,我想问问能不能补缴?”咨询台工作人员说明社保补缴不能个人办理,需要代办,还帮他用手机拍下相关政策,让张先生存起来慢慢看。
随着节后换工作高峰期,可能咨询社保补缴代缴的还会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