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京劳动就业报)
3月17日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坚持精算平衡,完善筹资机制,分清政府、企业、个人等的责任。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对于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它的空间在哪里?人社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社保总费率仍达39.25%,企业也反映负担比较重。那么,今年的社保改革将有哪些突破?社保费率下调会不会让待遇降低呢?
中央提出降低社保缴费
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次要求下调失业险、工伤险、生育险费率。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2个省市陆续出台降低社保费率措施。但是,2015年内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费率先后降低,但一共不到2个百分点的降幅,对近40%的五项社会保险费率来说不过是“毛毛雨”。当前企业最迫切的呼声是尽快降低养老金费率。那么社保费率降低的空间还有吗?
人社部2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社会保险“五险”费率合计为39.25%。
其中,企业负担为28.25%,个人负担为11%,企业社保负担非常沉重。
社保哪些费率在下调
近期,北京、上海、广东、天津、甘肃、江西等超过12个省市相继出台文件下调降低社保费率,而且主要集中在工伤、失业、生育“三险”。
北京、天津工伤保险基准费率由原来的0.5%至2%调整为0.2%至1.9%。北京市将全市各行业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费率细化为八类,风险程度由低到高。一至八类行业工伤保险基准费率分别为本单位从业人员缴费工资的0.2%、0.4%、0.7%、0.9%、1.1%、1.3%、1.6%、1.9%。天津还提出将企业缴纳失业保险费率由2%降至1%,缴纳生育保险费率由0.8%降至0.5%。上海宣布失业保险费率单位缴费部分从1.5%下调到1%。
业内人士指出,此轮社保费率下调,主要集中在工伤、失业、生育“三险”的原因,一方面是去年国务院常务会就明确要求下调这三项保险费率;另一方面,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基金目前各地普遍收大于支、结余较多,因此适当下调费率不会影响保险基金正常运行。
以北京市为例,根据《关于北京市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去年,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56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7.2%,超收171.5亿元,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超收108.1亿元,失业保险基金超收8.5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超收47.9亿元,工伤保险基金超收3.5亿元,生育保险基金超收2.9亿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超收0.6亿元。加上年结余收入2636.9亿元,收入合计5200.9亿元。北京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821.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5.8%,主要是实际领取生育、工伤、基本医疗等保险待遇的人数略低于预期。年终结余3379.5亿元。
因此适度下调缴费费率,可能会导致收入减少,但可调剂往年结余,加上基金总量较少,出现收支缺口的情况下填补压力较小。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表示,适当降低社保费率,必须建立在确保社保基金长期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否则就会“摁下葫芦起了瓢”,顾此失彼,得不偿失。“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是中央提出的要求,也是广大企业的呼声,并且也列入政府的工作计划。但是,由于费率调整涉及因素较多,具体什么时候能降、能降多少,暂时还无法预计。”
社保费率下调不会使待遇降低
社保费率下调后,职工到手的现金多了,企业的负担也有所减轻。不过,一些职工开始担心“甘蔗没有两头甜”,以后的养老、医疗等社保待遇会不会有所下降?
“降低社保费率,不会影响职工的社保待遇。”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说,社保待遇是既定的,是国家承诺的计发数,不会说存在基金缺口就降低待遇。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各项社会保险费中只有失业保险与个人福利待遇挂钩较少,并只针对极少数失业人群,这部分降低缴费的比例政府可以通过其他救助形式补充,因此不会影响个人福利待遇,还可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北京市社保中心相关专家也表示,当前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待遇发放标准,主要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医保报销主要与报销范围与报销比例相关,均不涉及缴费费率因素。因此,只要现有社保待遇发放标准不改变,后期待遇就不会受到费率调整影响。
降低单位缴费费率对养老保险待遇也不会产生影响。目前,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根据基础养老金计发公式,基础养老金发放高低主要取决于职工退休时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本人平均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三项因素,与企业或个人缴费费率高低无关。而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会受职工本人缴费费率影响,只有职工个人缴费费率下调,才会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这部分收入。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说,2015年,我国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6万亿元、总支出3.9万亿元,均比2014年底增加0.6万亿元。这表明,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充裕的,有能力、有空间继续适当下调其缴存比例。他表示,适当下调社保费率一方面是社保基金有结余,另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减轻企业负担以实现稳增长、促就业的目标。他表示,未来研究落实降低社保费率工作,也将围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来展开。
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这里我想做个安民告示,从全面长期来看,中国政府对中国公民保证养老金发放是没有问题的。”李克强表示,一方面,我们去年养老保险收支结余3400多亿元,累计结余34000多亿元,而且还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储备16000亿元没有动,同时还能够划拨国有资产来充实养老基金。“所以可以肯定地说,老有所养不会、也绝不能是一句空话。”总理在会上传达出了这样的信心。
今年制定国资充实社保基金办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制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办法”写入其中,并列为今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
“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要建立更加便捷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机制。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拓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投资回报率。
金维刚说,划转国资充实社保需要扮演养老金改革的“先锋”。我国社保费率偏高,主要是因为养老金缴费率偏高,而降低养老金缴费率的前提是,养老基金必须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因为降低费率会影响养老基金收入。从现实角度来说,划转国资充实社保似乎比养老金投资运营、全国统筹更容易些。这次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划转国资充实社保”显然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是一种庄严承诺,是必须要落实的,相信不会再停留在纸上。另一方面,也是养老金收支压力、财政补贴压力等形势所逼,不得不划转国资充实社保。尤其是对于下调费率、推行延迟退休、缩小待遇差距等具有积极意义。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去年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办法,相关部门已经成立了专题工作组,正在研究论证,在此基础上抓紧提出一个总体方案。
事实上,早在12年前,中央文件中就提出要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但直到去年5月,山东省才率先划转33亿国资充实到社保基金,但到目前仍没有跟随者,原因之一就是缺少统一的制度安排和科学指导。另外,“十三五”期间,财政部将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