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京劳动就业报)
6月1日,市社保中心发布公告,凡是在2015年内参加了社会保险、且有1个月(含)以上正常缴费记录的人员,从本月1日起,就可以查询2015年度的社保对账单,并核对2015年度社保缴费情况了。
据介绍,为响应“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号召,市社保中心今年继续为广大参保人提供电子版社保对账单。今年4月22日前将获取对账单方式选为“邮寄”的参保人员,也将于6月底前陆续收到由市社保中心委托邮政机构寄出的纸质社保对账单。
目前,本市为参保人提供了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自助查询打印、自助终端机查询打印、社保中心向参保人发送电子邮件、社保经(代)办机构柜台打印,以及邮寄纸质对账单等五种获取社保对账单的方式,其获取的对账单样式、内容与之前邮寄的纸质对账单完全一致,均可作为个人社保缴费证明。
据了解,有的参保人仍希望社保经办机构为其邮寄纸质对账单,但却不知道如何操作;有的社保人在拿到对账单后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如何核对对账单上的个人缴费情况。本期的社保顾问,就来告诉那些仍想要纸质对账单的参保者该如何获取,并以一名职工2014年的社保对账单为例,教您如何看懂社保对账单。
如何读懂社保对账单
不少参保人在拿到社保对账单后会一头雾水,面对一张布满了数字的大表格,实在不知道怎么看,也不知道该注意些什么。参保人每个月五项保险各交了多少钱,单位是不是按照相关规定足额、按时交纳了社会保险等问题,很多参保人都是一知半解。其实,社保对账单上详细列举了参保人上一年度各个月的缴费工资,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单位和个人缴费的金额,以及养老账户金额信息。
焦点1、缴费工资是多少?
参保人拿到社保对账单后,重点要看的是“申报的月缴费工资”一项。按照本市政策,根据职工的收入高低,月缴费工资一般划为三档,即本人实际工资收入,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或40%(养老、失业按照40%,医疗、生育、工伤按照60%)。
收入较高、超过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参保人员,按照3倍平均工资缴纳;收入较低、未达到平均工资40%或60%的参保人员,按照平均工资的40%或60%缴纳。收入居中的人群,都是按照自己上一年度的实际收入为基数缴纳。可以说,大多数人都是以自己的实际收入为基数的。
有些单位为了降低职工社保费支出,申报的缴费工资会低于职工实际工资。因此,参保人员要重点核对“申报的月缴费工资”和自己实际的工资是否一致。
焦点2、五项社保月缴费各多少?
在“各项社会保险月缴费基数”一栏中,按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个项目,单列了五项保险的缴费金额。那么,五项保险每月都分别交了多少钱呢?
2015年,本市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单位20%、个人8%;失业保险缴费比例为单位1%、个人0.2%;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为单位10%、个人2%+3元大病统筹;生育保险缴费比例为单位0.8%、个人不交钱;工伤保险缴费比例(基数按照单位工资总额计算)为0.5%、1%、2%,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个人不缴费。
参保人可以用“申报的月缴费工资”×各项保险的缴费比例,即可得出缴费金额,之后再和表格当中的数字进行比对,看看自己交的钱数对不对。
焦点3、缴费工资为何分两段?
细心的参保人会发现,在图中这位职工的社保对账单中,1至6月“申报的月缴费工资”与7至12月的并不相同。这是因为社保缴费年度为每年的7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日,而对账单核对的是上一自然年度,即1至12月。
因此,这位职工2014年度的对账单中,1至6月的缴费工资是按2012年度职工本人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的,而7至12月是以2013年度的职工本人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的。因此,核对时需要分段比照2012和2013两年的工资。
是不是每个人的缴费工资都会分两段呢?在每年6月左右,单位都要用人单位以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申报当年度的缴费基数,例如,以职工2014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申报2015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工资的依据。因此,以本人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的职工,申报的缴费工资有无变化,要以单位申报为准。但是按照缴费基数上限和下限缴费的职工,根据社平工资的调整,缴费基数会作出相应调整。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时申报社会保险缴费工资,7月起将按照单位上月缴费额的110%确定当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工资。
焦点4、养老账户总额怎么算?
最下方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上年结转”一项,显示的是此前参保人员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本息合计;“养老保险本年计入个人账户部分合计”是上面一列当年养老保险个人每月缴费数额的总和。
以上两项相加,再加上后面注明的“本年利息”,就能得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本息合计”的数额了,参保人员可以核对一下计算结果是否相符。
手机扫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