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7年度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相关政策宣传教育活动上周举办,区街两级就如何做好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的服务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今年市属国企退休人员也将逐步纳入社会化管理,更多退休人员将在社区唱响“夕阳红”。
■顺义
科学规范管理档案
从分散管到集中存
档案对于一个人至关重要,退休人员同样需要妥善保管,顺义区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经历了两个阶段。
“所谓社会化管理是指参加本市社会保险的职工,在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相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加到乡镇、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街道社保所为退休人员提供相应的管理工作。2002年9月至2007年1月,顺义区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档案全部实行属地社保所管理,区劳服每月将接收的退休人员档案按街镇归纳整理并通知社保所到区劳服办理档案转接手续后,将实体档案存放在社保所。”顺义区劳服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管理模式对当时深化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社区管理退休人员数量的逐步增加,人员构成情况的日趋复杂,分散管理方式的弊端也逐步显现,“首先就是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紧缺,社保所普遍缺乏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其次是专业设备设施难以到位,社保所缺少独立并符合要求的档案室,存在诸多不安全隐患;三是档案转接不规范,档案在查、借、收、转等环节手续繁琐,且各单位档案管理人员之间缺乏沟通,归档材料标准不统一;还有就是对档案管理和使用缺乏有效监督,存在诸多不规范,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处理。”
针对存在的诸多弊端,顺义区提出了社会化退休人员人事档案集中存放、统一管理的工作思路,过去存在的问题一一得以解决。顺义区建立了400平方米的档案库,配备档案柜密集架42 组,可以存放档案20万份;设立了专职管理人员,均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顺义区还设计印制了《档案审核表》,每份档案入库时都要经过严格审核,确保每份入库档案材料齐全、整理规范、真实可靠。
“截至2 月底,我区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档案达34383份。”顺义区劳服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顺义区退休人员的档案已经从手工管理变成了电子化管理,顺义区建立了一套全方位、立体式的档案管理系统,每份档案都按照统一标准录入到系统内,各街镇能从系统中查阅档案基本信息并打印,减少了卷宗磨损,提高了工作效率。
■石景山
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新方式
提升社会化管理工作效能
2016年,石景山着力在开展社会化退休人员活动上进行创新。
“去年,石景山区开展了三个主题、共计24场社会化退休人员活动,近千名社会化退休人员参加活动。”石景山区劳服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增强活动的针对性、保证活动效果,石景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了专业机构承办专业性较强的活动项目,区劳服中心、街道社保所、专业性活动的组织机构分别作为主办方、协办方和承办方,三方同时签订协议,利用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提升活动的专业性,从根本上保证活动效果,“比如我们去年下半年举办的‘庆国庆,迎重阳’退休人员书画摄影邀请赛活动,就是与区文联联合组织、由西山逸林书画院承办的,活动邀请了石景山区书画主席杨文华、石景山区美协主席孙开桐等知名画家授课,6场书画摄影培训,近400 人参加,活动征集到了退休人员创作的作品296幅,近百幅获了奖,我们还对获奖作品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展示,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广泛好评。”
记者了解到,在引入专业机构承办活动的基础上,石景山区还打破了以往一个主题只办一场活动的局限,通过开展同一主题、多场次活动使退休人员在活动中真正有所学、有所获、有所得。“我去年报名参加了社区布艺手工发饰培训班,一共上过三节课,学了各种手工发饰的制作方法,社区请的老师越来越专业,活动办得特别好,现在我孙女儿带的发饰都是我做的,我觉得特有成就感。”家住石景山区的退休人员杨大妈高兴地说。
据石景山劳服中心负责人介绍,石景山区每年的退休人员活动都是在全面征询辖区9 个街道社保所退休人员的意见建议基础上组织的,以确保社区活动是退休人员需要和喜欢的。
此外,为使更多退休人员参与到活动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石景山区还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的形式,及时报道各类主题活动的进展情况。
■西城新街口街道
引入专业社工力量
创新服务管理模式
西城区新街口街道辖区面积3.7平方公里,划分为21个社区,户籍人口10.7万人,常住人口9.2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3.3 万,其中社会化退休人员9043 人。
“过去社会化退休人员服务工作高度依赖街道和社保所,其工作内容又复杂多元,街道充当全能角色无法提供精细化服务;同时,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不足,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从企业移交到社区后,受人员、经费、场所和组织管理等因素制约,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难以做实做细;此外,社区专管员整体素质尚待提升,劳动协管员队伍参差不齐,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训练,在服务理念、服务方式等方面与退休人员的期待存在一定差距。”谈起街道社保所服务社会化退休人员面临的困难,西城区新街口街道社保所工作人员如是说。
为解决这一难题,新街口街道社保所决定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引进专业社工力量,使服务更具针对性、时效性和专业性。2014年,新街口街道社保所在街道社会组织推介会上发布了引进专业社工力量的需求,通过三方比价评审,最终选择了经验丰富的西城区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共同开展“悦动生活·融会一家”社会化退休人员服务项目。
“社保所和睦友社工用了三个月时间入户走访,了解退休人员真实想法和需求,边摸索、边总结,为社会化退休人员设计了贴合需求、就近享有、广泛覆盖的多样化服务,大大丰富了他们的退休生活。同时,我们还联合专业社工针对孤寡、病残等退休人员开展一对一入户探访。”新街口街道社保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16 年底,新街口街道“悦动生活· 融会一家”社会化退休服务项目共开展服务140 次,服务达4700余人次。
如今,新街口街道社保所对社会化退休人员的服务方式已由社工直接服务,逐渐转变为分层回应需求的精准化对接服务。一些社会化退休人员开始自发成立互助小组,而社区的劳动协管员在组织活动中也渐渐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形成“社保所+社工+劳动协管员+自管组织+社会化退休人员”的五方联动服务模式。街道和社区给予辖区活动资源支持,社工担当咨询、使能、教育、引导的角色,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技能和个性挖掘的扶持。
■马上就访
市属国企退休人员移交社保所
管理办法拟于年内出台
记者了解到,目前本市享受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总量为244.1万人,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数量是78.1万。
“今年本市发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2020年底前,市属国企退休人员要实现社会化管理。为积极支持本市市属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与发展,切实减轻国有企业负担,本市在推进国企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09年就在北汽集团启动了退休职工移交社会化管理试点工作。”北京市劳动服务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北汽集团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本市正在拟定《北京市市属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移交属地社保所管理工作办法》,初步打算年内出台实施,解释将率先在北汽集团、京煤集团两家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中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