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索的短发配上素净的面容,作为一名已经创业取得了些许成绩的女性,许丽少了传统意义女商人的那种考究,多了一分如邻家姐姐般的亲切。她的办公室位于25楼,透过窗户外面车水马龙镜像一览无余,仿佛她的心境一般。许丽说,创业到现在,多亏了什刹海街道社保所的帮助,才能把现在这个品牌做好,感觉有人关注着,自己也不能放松。
在社保所体验“免费午餐”
作为一名法律系出身、并在律所干了多年的律师,许丽的职业已经让同龄的朋友有些羡慕。而随后作为军属来到北京,她毅然决然地选择放弃与之前相关的一切工作内容,决定开始从零起步。而这样选择的勇气,正是来源于她内心始终遵循的一条原则:在还能选择的时候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你还是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但你内心一定知道你不想选择什么,那么就抛弃你不想要的,这样你希望的生活才能向你靠近。”许丽笑着说。
想法一旦在脑海中形成,便会成为前进的动力。恰好一次偶然的机会,许丽在什刹海社保所办理业务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她可以免费参加创业培训或者技能培训,这让她惊喜不已,于是就顺利地参加到北京市技术交流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举办的创业培训班,进行了系统地学习。
从自己是否适合创业、能办什么样的企业、自己的创业构思是否能够实现等问题,再到北京市、西城区、街道社保所各个层面对于创业工作的政策福利与支持,许丽在18天的学习中感到自己创业计划越加清晰,找到了今后发展的思路。
于是,培训结束后她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公司,按照流程办理执照、选择办公地点等。慢慢地,自己的创业事业也随之逐步起航。
泰国之行“撞”出创业灵感
有了创业的思路和计划,也了解相关的利好政策,选择做什么就成为了尤为重要的一步。
许丽说,自己有个朋友,一直在国外做过硒鼓等耗材生意,取得了一些成绩。于是她就与这位朋友进行沟通,随后便果断把目标放在东南亚这个市场。于是,她自己一个人买了飞往泰国的飞机票,希望深入市场找寻适合的产品进行销售。
“那时候我那个朋友也忙,总不能一点一点带着我。”许丽笑着说,结果就是在沟通想法之后,她的朋友就把她放在市场,让她自己逛,自己看,自己找。近半个月的时候,她每天都在市场逛着,了解各种产品,学习各种产品知识,与店主沟通。最终她找准了乳胶,以及后续一系列如床垫、靠枕等产品。
“因为对于乳胶制品,我之前在旅游的时候也买过,价格是贵了点,但是效果很好,用起来真的很舒服。”许丽介绍,之前自己在装修的时候,买了一张知名品牌的床垫,当时产品只是含有一层乳胶,价格就已经不菲。而类似产品在国外并没那么奢侈,那为什么不把这么既对身体好,价格又不是很高的产品引进国内呢,于是,她成功代理了泰国CHEETAH品牌的系列乳胶制品,并开始线上线下进行销售。
目前,由许丽公司代理的乳胶制品有自己的网店,同时通过经销商进行销售,全进口的原料让品质得到保证,也让她坚定了前进的步伐,创业之路也逐步走上正轨。
在选定好办公地点后,从街道社保所到市局相关部门领导都来过进行实地参观,并对公司运营等情况进行指导,及时沟通服务政策。而这,让许丽心中倍感温暖的同时,也更加有自信可以做得更好。
如今代理品牌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公司逐渐走上平稳运行的轨道,成功之路曙光初现。
人大“充电”发现新商机
在谈到公司发展的时候,许丽表示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个7人的团队,她深知只靠自己一个人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每个人都有擅长和不擅长的内容,如果仅靠一个人就会遇到不擅长的事情,如果一意孤行强行做就容易失败,如果合作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虽然公司规模不是很大,但她也在不断调研和发掘新的产品和项目。“目前我正在人民大学上在职研究生。”许丽说,学习也如同创业一般需要激情,换个角度说,对于公司今后发展,知识的累积也是尤为重要。在读研究生的过程中,她不仅学到了知识,还结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发现新的商机。
“人民大学里有一家漫咖啡,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其实我很想学习借鉴他的发展模式,也做自己品牌的咖啡。”
许丽说,开咖啡店是自己下一步要进行的项目,问及原因,她表示一来自己很喜欢咖啡,二来自己去过很多国家,喝咖啡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她相信未来国内人们生活也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得慢下来,相信会有更多的人不再步履匆匆,而是认真体会生活。
对于喜欢的事情,许丽就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她说也许就是凭借着这样的热情,她才会一路走到现在。
午后的阳光从窗外洒进来,一方茶具,一杯红茶,古香古色的楠木桌,看得出,许丽很享受目前的生活状态,无论是让生活品质提升的乳胶产品,还是今后要进行的咖啡品牌,仿佛她追求的生活和事业已经产生重叠,事业成为享受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