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温馨提醒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跳转到首都之窗个人中心,如需办理人社业务请登录 个人办事法人办事

关闭   点击进入首都之窗个人中心        

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速览 > 媒体关注

小窗口大服务 回龙观社保所心系居民情连社区

日期:2017-07-27     来源:
字体大小:
分享

来自:(北京劳动就业报)

  近年来,昌平区回龙观镇社保所结合地区服务对象覆盖范围广、服务接待量大等实际情况,以“小窗口、大服务、做群众的贴心人”为目标,提升管理水平,实行延时服务,推出“24+7”全天候服务模式,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

  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四心”团队

  回龙观镇位于昌平最南端,辖区55 个社区居委会,社会总人口40.8万人,该社保所办公面积1100 平方米,年接待服务20万人次。多年来,该社保所以“小窗口、大服务、做群众的贴心人”为目标,提升管理水平,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

  在创新服务模式上,回龙观镇社保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全力打造优质窗口,提倡微笑服务,做到服务语言规范,表达清晰准确,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礼仪培训,努力打造“四心”团队,即要求工作人员办理业务细心、解答问题耐心、服务群众贴心、对承办事项有责任心。

  为使群众少跑腿,工作人员多次垫付资金为群众补缴保险。社保所还编制了失业就业、社会化退休管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三本业务指南,印制了工作介绍折页、告知单、工作文件汇编,使工作流程更加明晰。

  拓展服务途径“24+7”全天候服务居民

据回龙观镇社保所所长张月利介绍,回龙观地区职住不对称,很多“上班族”工作日都在外面上班,常在下班时间来办业务。结合这个实际情况,该社保所实行延时服务,并推出“24+7”全天候服务模式。

  自20135月开始,工作人员牺牲午休,通过轮流值班、延长办公时间的方式,确保窗口随时有人接待服务,午休时间服务群众近1500 个小时,办理业务近3.6 万人次;就算到了下班时间,只要还有办理业务的群众,工作人员一定为其延时办完;对于特殊情况的居民,社保所也提供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张月利本人还把自己的手机号作为24 小时业务咨询电话向社会公开,随时接听咨询电话,周末和节假日为居民提供急需的更改医院、打印社保记录、社保卡领取等服务,努力打造“无推诿、无积压、无投诉”的服务窗口。

  “下一步,我们除了继续实行之前的便民措施外,还将强化以宣传为切入点,成立政策宣讲团,将窗口服务政策进行整合,对灵活就业、失业、一老一小等相关政策进行梳理,由窗口工作人员组成宣讲团,到社区开展政策宣讲。另外,进一步加强网上办公,在社区网上随时解答社保政策和业务等相关问题,指定专门工作人员跟进网络服务,在社区网和回龙观微信号上设立专区,将办理业务的流程、所需材料、时间等整理好放到网上,方便群众办理。”张月利说。

  融入“双创社区” 帮扶学生创业

  2015年,全国首个获得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授牌的回龙观创新创业社区正式落户昌平区回龙观创客广场。占地5万平方米、能够容纳约500个创业团队的腾讯众创空间作为首发项目正式开园,为昌平区提供创业扶持与服务。

  据张月利介绍,回龙观镇社保所积极将服务融入回龙观“双创社区”,全面优化镇域就业创业服务,为企业提供就业创业政策支持,下一步还将与“双创社区”合作,为初创企业提供针对性人力资源服务,送政策、送服务,定期开展专场就业招聘会和政策咨询会。

  拥有两家“美妍汇”日化店面的李硕然就是该镇社保所一直以来帮扶的对象,2012 年他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听说社保所有自主创业的培训就来参加了。培训过程中,社保所给其指出了一些创业的方向:箱包、日化、饰品类和鞋类等。

  一直想在家门口就业的李硕然培训结束后就开始走上了创业道路,由于自己大学刚毕业,没有任何社会经验,这时社保所再次出手相助,小额贷款、营业执照、税务、工商等全方位给予指导。在社保所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李硕然的小店开张了,并且经过几年的发展,小店已经达到了每年七八十万元的流水收入,并且在今年开了第二家分店,新店还帮助解决了四个就业岗位。

  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托底安置“反哺”社保所

帮助困难失业人员再就业是社保所的一项日常工作,对于有就业意愿,却没有很高就业技能的失业人员而言,公益性岗位便是托底安置的重要载体。

  今年56 岁的付勇,是回龙观镇社保所的一名网格化管理员。多年前在海淀区失业后,付勇便搬迁到回龙观地区居住,他的档案也随之转入了回龙观镇社保所。对于他的再就业问题,社保所十分关心。“当时社保所主动联系了我,了解我的工作经验,有什么技能,是否有就业意愿,后来又帮我安排了这份工作。”

  目前,付勇在网格化管理员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7年,7年来,他深入做网格化管理的企业,普及政策知识,帮劳动者协调化解劳动争议,社保所帮助他解决了工作问题,他也十分努力工作帮助社保所更好地开展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把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是付勇常做的事。“某农业机械学校门卫的儿子是名保安,当时企业拖欠了他三个月工资未结算,门卫知道我是网格化管理员后,就找到了我,希望我能帮助他儿子把工资要回来。”付勇说,在收到门卫大爷的拜托后,到了该企业的保卫处,从宣讲法律法规入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该保安讨薪。在付勇的劝说下,该保安队长承诺将拖欠的三个月工资及时补发。两个星期后,当付勇再次到该农业机械学校做调查的时候,门卫大爷开心地告诉付勇,儿子的工资已经拿到手了,并连连向付勇道谢。“通过自己的工作,能帮助到别人,还是挺开心,挺有成就感的。”付勇说。

  像付勇一样的网格化管理员在回龙观镇社保所有20余人,这20余人是回龙观镇网格化管理的一线执行者,他们深入企业调查用工需求,向劳资双方宣传政策,帮助社保所把劳动纠纷化解在基层。“社保所帮我们这些人安排了工作,我们就得好好干,用实际行动反哺社保所。”付勇说。

  依托街道和社区单位帮助辖区居民就近就业

  为了方便辖区居民就近就业,同时帮助辖区企业招聘人才,回龙观镇社保所依托街道和社区单位,建立伙伴关系,开发就业岗位,方便就近就业。

  北京惠源水务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黄凌告诉记者,社保所不但帮助她所在公司招聘人才,还帮助她找到了更合适的工作。

  在入职现在所在公司之前,黄凌在昌平区一家公司担任HR经理,后来单位从昌平区搬到了南二环,她的上班路途也变得遥远起来,每天三个小时的通勤路途,占用了她大部分的业余时间,连照顾孩子的时间都所剩无几了。在经历了一年的长途通勤后,在社保所的引荐下,黄凌结束了这样的生活,在回龙观地区找到了新工作。“现在的公司离家大概十几分钟的路程,下班后就可以回家照顾孩子了,挺不错的。”黄凌说。

  社保所帮助黄凌寻找了新的工作机会,而她就是社保所为辖区居民谋职的一个缩影。黄凌介绍说,她所在的公司与社保所建立了伙伴关系,社保所也帮助公司招聘人才,进行政策培训。以前两年为例,社保所帮助她所在公司推荐20余人上岗就业,涉及焊接、检测、财会等多个岗位。由于推荐人选都是回龙观辖区居民,员工的稳定性比较高,也很适合公司的岗位需求。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建议征集

政策咨询服务热线 12333

主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数据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62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43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56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