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京劳动就业报)
为北店嘉园社区是回龙观地区所属的大型社区,位于昌平区南部,占地面积16.27万平方米,户籍居民1014户,2207人,目前社区就业率达到100%,单位就业率90%,北店嘉园社区被认定为第四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依托自有企业优势,开发就业岗位,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自有企业就近就业
2001年,原北店村整体拆迁,改造为现在的北店嘉园社区。社区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居委会主任任副组长的就业促进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劳动保障就业服务专干3人和社区工作人员7人,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优化软硬件环境,配置了60平方米的服务大厅,电脑、打印机、文件柜、办公桌椅等办公设施,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便利办事群众;及时开展对失业人员的电话和入户摸底调查,实时监测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失业状况和最新动态,建立健全基础台帐9册。
为了让更多居民能够就业,早在社区开发规划时,北店村就与开发商北京天鸿集团公司协商规划了商业用地,并成立了社区自有企业——北店时代广场有限公司。依托社区自有企业——北店时代广场,在运营部、安保部、保洁部等部门安置了本社区劳动力265人;定期走访周边企业,宣传单位招用优惠政策,与周边的苏宁电器、上品折扣、新龙公司等单位建立伙伴关系,开发就业岗位,方便就近就业。
“只要有招聘岗位,就打在社区门口的大屏幕上,滚动播出,居民看到适合的,都可以试一试。”北店嘉园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吕春兰介绍说,这些就业信息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就业人群的需求,有针对20来岁大学毕业生的,也有适合40来岁具有普通工作技能的,只有你有就业意愿,总有一个岗位适合你。另外,“昌平就业”微信公众号上有“职来职往”栏目,每月发布两次就业信息,看到合适的职位,也会推荐给有就业意愿的居民。
拓宽就业创业渠道
2010年,北店嘉园社区就业服务站成立,充分就业创建工作成为社区管理建设的重点之一,居民就业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就业服务站工作人员定期开展社区失业人员电话和入户走访摸底调查,实时掌握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失业状况和最新动态,建立健全基础台账;建立了定期就业工作例会制度,及时了解社区劳动力的就业状态。为开发更多就业岗位,方便社区居民就近就业,就业服务站工作人员还定期走访周边企业、单位,宣传招用优惠政策,与社区周边的苏宁电器、上品折扣、新龙公司、永旺商城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有针对性地推介居民就业。
因为拆迁转制的社区,社区就业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对彼此的情况都比较了解,平时通过聊天就知道了大家的家庭情况和就业意愿,可以有针对性地推荐岗位。在充分了解失业人员人员的个人情况及求职愿望的基础上,制定一对一帮扶方案,对无技能人员,推荐其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对有创业愿望的人员推荐其参加创业培训,已有37人在电力维修、电梯监管等岗位上实现就业,41人从事休闲娱乐、小商品零售等创业项目;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为本社区居民提供优先租赁商铺、优先选择位置等优惠条件,扶持95人自主创业,制订征地农转居人员自谋职业专项资金补助办法,即社区农转居人员自谋职业,每年享受个人缴费总额50%的补助直至退休,2016年,共有193人享受该项补助。截至目前,北店嘉园社区户籍劳动力实现就业975人,就业率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均达100%,单位就业率达90%,“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且无失业3个月以上人员。
帮助困难居民就业
冯桂霞的丈夫是原北店村人,2015年,丈夫患上脑膜炎,为给丈夫治病,冯桂霞卖掉了两人的房子,但最终没能挽回丈夫的生命。丈夫去世后,冯桂霞搬到婆婆处一起生活。儿子还在上学,婆婆身体也不好,自己还没有工作,冯桂霞一筹莫展。社区了解到冯桂霞的情况,特批她在社区兵乓球室工作,签合同、上保险。“每天八点上班,平时打扫打扫卫生,归置一下物品,有比赛的时候帮帮忙。工作挺轻松,主要是离家近,方便接送孩子,照顾老人。”说起自己现在的工作,冯桂霞很知足。
“高水平、高质量地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就是我们的目标。”吕春兰说,“居民把我们当成知心人、主心骨,我们就要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为他们做好服务,让他们不仅安居,而且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