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京晚报)
2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记者获悉,2017年年末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基本保险+大病保险的政策报销水平已经超过80%。
城镇登记失业率16年最低
2017年,我国就业形势稳中有进,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35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7万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在4%以内,年末降至3.9%,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基本养老保险去年底覆盖超过9亿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三连调”,1亿多退休人员受益。基本医疗保险目前覆盖了13多亿人,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大病保险覆盖了全部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基本保险+大病保险的政策报销水平已经超过80%。
今年高校毕业生820万人
关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形势,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表示,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劳动力的供给持续高位运行,就业总量一直处于比较大的状态。2017年,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一直在9亿以上,预计2035年前都会保持在8亿以上的水平。就2018年来说,劳动力的供给还是比较高位的状态,需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在1500万以上,高校毕业生2018年就有820万人,相对来讲总量持续高位运行。
二是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集中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的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一些用人单位的普工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招用面临短缺的状况;有一部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还有一些大龄、低技能的劳动者找工作相对比较困难。
三是就业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劳动者都希望工作条件好、工作环境好、劳动报酬高、成长发展空间大这样的劳动岗位。
养老保险发放没有问题
人社部副部长游钧介绍, 我国社会保险特别是养老保险进入新发展时期,基金收支呈现新特点:
一是基金收入增速在放缓,但是基金的增量并不减。2016年五项保险基金的收入是5.36万亿,比2015年增加了7500多亿元。2017年社保基金的收入是达到6.6万亿,比2016年增加了1.28万亿。
二是基金的支出呈刚性增长的态势,但是增幅在放缓。就企业养老保险来说,2017年的支出是2.86万亿,比2016年增加了10.4%,但是比2016年的增幅下降了1.4个百分点。
三是基金积累在持续增加。五项保险2015年的总收入累计结余5.9万亿,2016年达到6.6万亿,2017年达到7.6万亿。由于我国现在社会保险制度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保障的负担不均衡,基金的分布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所以个别地区收支出现当期缺口。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基金的运行是总体平稳的,确保了各项保险待遇按时支付。
大家非常关心的特别是企业养老保险,2017年基金收入3.27万亿,支出是2.86万亿,当期结余是4187亿,累计结余是4.12万亿,累计结余资金可以支付17.3个月,所以确保发放是没有问题的。
财政补贴社保 比例并不算高
人社部这几年一直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开展基金的投资运营,使基金保值增值,并且已启动了划拨国有资产来充实社保基金。同时各级财政也加大对社会保险的投入。
2016年,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险的支出达到1万亿,其中主要是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和城乡居民医保,但占同期财政的支出仅仅是5.72%,比上一年增加了1.38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相比,占比并不高,相对负担并不重。像美国、德国、日本财政社保支出占比都在20%以上,我国还是有潜力、有空间的。
手机扫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