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温馨提醒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跳转到首都之窗个人中心,如需办理人社业务请登录 个人办事法人办事

关闭   点击进入首都之窗个人中心        

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速览 > 媒体关注

刀刃向内抓作风 尽心履职优服务——市人才服务中心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工作纪实

日期:2019-07-23     来源:
字体大小:
分享

  来自:(北京劳动就业报)

  加强作风建设,是转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生活作风、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是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防止不作为等不良现象的重要手段,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始终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所在。

  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党委下辖1个流动人才党支部,13个在职党支部,1个退休人员党支部,共管理党员9906名。其中在职党员143名、退休党员65名、流动人才党支部298个,流动人才党员9698名。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人才服务中心紧紧扭住“学、改、促”三个关键点,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大局意识,坚持首善标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将为民便民的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

  以学获知补筋骨

  学字当头,先学一步。眼下,市人才服务中心党员干部正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从抓好抓实党建工作入手,市人才服务中心党委提出了“1137”党建工作体系,即:以管党治党思想为遵循;实施项目带动和项目化载体推进;完善集体决策、干部激励、监督3项机制;突出政治建设、领导班子履行主体责任、“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内生活制度落实和作风建设、纪检监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流动人才党员教育管理服务7项重点工作。以此为牛鼻子,全面升级基层党建工作。

  以上率下,树立标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人才服务中心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作表率,持续开展坚持一年多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领导干部上讲台”系列讲座,已有14位党员领导干部先后进行宣讲,每次宣讲活动均有百余位党员干部参加。

  围绕主题教育,在强化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方面,市人才服务中心党委制定了详实的方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13个在职党员党支部分别组织红色之旅,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青年干部与和平里街道开展互助服务交流,党员个人参加居住地社区活动330余人次;在刚刚结束的“七一”党员献爱心捐款活动中,市人才服务中心党员共捐款63860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市人才服务中心共组织集体学习20次,研讨交流4次,各党(总)支部组织专题学习研讨145次。

  “经过思考和摸索,我们总结概括了12个字,即:‘决策、规范、生态、落实、保障、支撑’,通过抓‘决策、规范、生态’方面的工作,落实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通过抓‘落实、保障、支撑’实现党的建设与事业单位发展的紧密结合,加强覆盖党建重点工作的各个环节。”市人才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刘俊京同志告诉记者,“在抓好抓实党建工作上,我们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抓巩固,三年促提高’。一抓三年,一抓到底,不抓出成效决不罢手。”

  严查实改见成效

  严查实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市人才服务中心把“查问题、抓整改”,当作检验学习效果的“试金石”。

  为了切实查找出工作中的问题和差距,市人才服务中心由11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牵头,由各党支部负责确定14个课题,先后赴河北、到各区、进高校、跑社区、入支部、下企业、访群众,就扶贫劳务协作、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向北三县延伸、毕业生就业创业、困难帮扶和就业见习问题、档案数字化上线工作、流动人才党员教育管理及组织关系规范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听取公服机构的意见,了解服务对象的诉求,与流动人才党员面对面。通过调研,市人才服务中心初步查找和梳理出存在的倾向性问题32项。此外,市人才服务中心领导班子成员还带头参加各支部的组织生活会,有针对性的进行点评,刀刃向内抓作风,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市人才服务中心将调研和民主生活会中发现的问题作为整改切入点,督办整改的同时,举一反三,认真查摆在解决类似热点难点问题过程中有没有政治站位不高、落实上级部署打折扣、工作作风不实、担当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等问题,从精神状态、工作效能、工作作风、廉洁自律四方面排查整改问题清单,提出具体整改举措,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

  如何保证严查实改见成效?除了定计划、摆重点、列清单、建专班、强机制外,整改落实工作离不开强有力的督察督办。市人才服务中心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每季度对党委会确定的“三重一大”议题事项进行督察督办。同时,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机动式、点穴式,不定时间、不定地点开展抽查,督促改进。此外,市人才服务中心还把监督评价权交给群众,以评价倒逼服务提升、问题整改。

  如今,把解决问题贯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过程,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在市人才服务中心已经形成共识。

  学做结合促发展

  “学的怎么样,改的是否到位,体现在推动各项业务、促进各项事业发展上。市人才服务中心是个服务单位,我认为,人力资源服务工作既是重要的民生工作,也是一项政治工作,对我们而言,主题教育开展的好不好,最终要体现在我们为民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有没有提升,体现在每一个百姓的口碑上。”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林革同志这样说。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四个意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市人才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回天地区”作为北京市最大的两个“睡城”,职住严重失衡。很多人家住在五环外,每天要奔波一二十公里去“城里”上班,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能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是“回天地区”居民最大的心愿。以服务之便夯实就业之基。为化解职住不平衡的矛盾,市人才服务中心通过打破行政区划、户籍限制和线上线下就业信息的互通互联等工作手段,帮助回天地区居民就近就地就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就业获得感和幸福感。此外,市人才服务中心还在加紧制定《北京市关于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实施意见》,使百姓享受到更加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高质量公共就业服务。

  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去年4月,京津冀三地人力社保和质监部门就共同发布了人力资源服务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今年市人才服务中心赴河北参加座谈,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贯彻实施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工作。

  在精准扶贫工作上,今年年初,市人才服务中心制定了《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关于贯彻落实局<全面深化扶贫协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有关措施》,并多次走进援助地,就精准扶贫数据共享、联合开展招聘活动等进行座谈,建立了“两个清单”制度,以更精准地进行供需对接。

  在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面,717日启动的暑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上,“党员服务窗口”首次亮相,据市人才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此举旨在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为毕业生提供更准确、更高质量的服务。此外,北京市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和大学生创业板启动满三年,针对调研时征集上来的问题,下一步,市人才服务中心将推出“大创板政策服务包”,提供创业技术外的,包括居住证办理、人才引进、融资等在内的一切便捷服务,为大学生创业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优化营商环境上,市人才服务中心也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例如:在平谷区试点失业人员档案由平谷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统一保存和管理,不再转至失业人员户籍地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针对群众提出的人事档案携带不方便,安全性受影响、相关手续繁琐等问题,提出档案影像化,在平谷试点两级管理、三级服务。“我们统计过,试运行三个月,群众少跑的路可以绕地球一圈。” 市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后记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市人才服务中心迅速行动起来,把学习教育贯穿全程,把调查研究贯穿全程,把检视问题贯穿全程。

  围绕解决百姓集中关切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市人才服务中心深化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推进“党建结对共建”工程,着力解决着一件件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且不断前行。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建议征集

政策咨询服务热线 12333

主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数据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62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43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56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