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温馨提醒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跳转到首都之窗个人中心,如需办理人社业务请登录 个人办事法人办事

关闭   点击进入首都之窗个人中心        

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温馨提醒

您即将离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入北京政务服务网。

关闭   点击进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速览 > 媒体关注

聆听初心故事 感悟使命担当市人力社保局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举行

日期:2019-08-27     来源:
字体大小:
分享

来自:(北京劳动就业报)

  室外,烈日炎炎;室内,热度不减。

  先进典型专题教育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816日,市人力社保局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

  下午3, 市人力社保局多功能厅座无虚席。朴实无华的语言、平凡感人的事迹、敬业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台下阵阵热烈掌声和崇敬的目光。

  报告会的主角有六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坚守在电话一端,为十几万来电群众提供咨询服务的12333电话咨询热线咨询员王香丽同志;有把群众的难题当作自家事儿解决的,荣立过三等功、群众满意度100%的信访处副调研员吕富亭同志;有向前跨一步,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群众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的曹志鑫同志;有不计得失,创新服务,敢啃硬骨头的社保中心的翟琳琳同志……虽然来自不同的部门、从事不同的工作、有着不同的经历,但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力社保人,他们都拥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体现着一种共同的精神,那就是忠诚铸就信念、使命催生担当、无私彰显无畏、平凡书写不凡。

  一个个平凡岗位上的真实故事,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一堂生动感人的初心课,映照出深厚的人民情怀,给人以深刻的行动启示。掌声、泪水、感悟……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会,为现场观众留下了悠长的心灵回响。

  “他们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不忘初心,忠实践行党的宗旨,立足本职岗位,无私奉献,奋发有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和责任。我们要学习他们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学习他们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优良作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报告会后,一名参会党员如是说。

  典型是最好的教科书,榜样是有形的价值观。

  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徐熙在会上表示,每一名榜样都是一面旗帜。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先进典型的事迹,特别是其中蕴含的精神、品质和作风,立足本职、勤奋工作,推动全局形成学先进、当先进的良好风尚。

  学习他们讲政治、顾大局的优秀品质。人力社保事业是党的民心工程,一定要在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政治方向、注重政治效果、考虑政治影响上下功夫、出实招、见成效。党员干部要注重提高自己做思想政治工作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齐头并进。

  学习他们真诚朴实的为民情怀。把为民情怀的标杆树起来,以人民为师,多走近群众、走进群众,说暖人心的话,做暖人心的事,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凝聚人力社保事业发展的蓬勃力量。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疾,努力为基层平台工作人员减负,为企业群众经办减少流程,实实在在老百姓解难题办好事。

  学习他们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开拓进取,拿出新机制新办法新举措,精准解决好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局属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纪检委员聆听报告。

  不忘初心 仲裁为民

  讲述人:调解仲裁处杜军

  有个劳动者工作了20年,因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提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庭前调解时,用人单位表示同意以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支付经济补偿金4万余元。听到金额后,劳动者不知所措地望着我,那一瞬间我感觉事有蹊跷,思前想后,决定开庭审理。经核查,劳动者的工资远远高于最低工资标准。最后,我们依法裁决由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12万元。裁决书送达后用人单位心服口服,对我的专业能力予以肯定和认可。劳动者拿到裁决书后更是激动说:“你真是一个主持公道的好人”。

  作为,名仲裁员,要对当事人高度负责,对仲裁案件高度负责,让百姓在每一起仲裁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办案不但要公正,还要及时高效,对涉及农民工的案子更是如此。

  一年春节前,7名外地农民工因公司拖欠工资到市仲裁委申请仲裁,职工情绪非常激动。按法律规定,一般案件仲裁45天结案,复杂的60天。若按正常程序,这7名农民工春节前很可能拿不到钱。为让这7名农民工过好节,我打破常规,急事急办,启动“绿色通道”,耐心说服单位放弃了答辩期,趁热打铁当天下午就开庭审理,并反复沟通,促使单位与劳动者达成了调解。第二天7名农民工就拿到了6万多元的工资。事后,农民工朋友们给我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8个字:“心系百姓,办案高效”。

  这些年来,每当看到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农民工拿到应得的工资时,我都能深刻体会到一名仲裁人的喜悦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未来的调解仲裁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将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行动,以仲裁为民的高尚情怀,为首都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永葆初心 不辱使命

  讲述人:积分落户服务中心沈洁

  积分落户,是在公平公正透明的前提下解决数以万计的北漂在北京这个特大型城市的归属感问题。4项资格条件,每一项都决定着申请人是否能够进入积分落户门槛;9项指标,每一个小数点后精确的位数都在决定着积分排名的先后。这后面不仅仅是一个个申请人的期待,也是一个个家庭随迁孩子是否能在这个城市享受教育资源的期望,这让我感到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需要一种为民服务、为民尽职的情怀。

  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曾经接过这样一通电话,电话那一位女士说自己北漂快二十年了,积分落户政策仿佛让她在茫茫大海的漂泊中望见了灯塔,指明了方向,看到了希望,现在遇到了一些问题让她感觉船要翻了、沉了,没有指望了,她接受不了。我问清具体情况,让她放心,这个事我会一盯到底,也请她一定要按照要求把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和操作完成,再遇到问题继续找我们沟通,我们尽全力协助解决。这通电话之后,我思考了很多,积分落户工作关乎民生,不敢更不能有丝毫懈怠,需要担当和付出,只有把群众真正的需要当做最强劲的工作动力,才能真正的和群众心连心,服务群众的工作才能做到家、做到位。

  积分落户申报60天,我们平均每天工作到晚上八点,加班值守累计7200分钟;接听咨询电话8.4万人次,接听一通最长时间190分钟;在线审核反馈58.1万审核结果为“有效”数据;为从当天清晨值守到第二天凌晨3点多,1800分钟的连续奋战,确保申报最后一日顺利关门……每一分钟,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三推三不推”的工作精神;每一份付出,都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

  争做新时代优秀信访工作者

  讲述人:信访处吕富亭

  信访接待工作不但要面对群众来访时的各种不良情绪,更重要的是要熟悉人力社保系统的各种政策和规定,在面对来访群众提出的各项诉求时,才能从容面对、才能从容解释、才能让信访群众满意。 转业到信访处后,我充分利用点滴时间加班加点学习我局编印的《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实用手册》,仅三个月时间就独立接访。同时,还挤时间刻苦钻研与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心理常识,在接访中,认真倾听群众反映的诉求,利用法律知识向群众指出解决诉求、维护权益的途径,并积极向来访群众讲解人力社保系统的政策规定。

  几年的信访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感到,您为群众奉献一片真心,群众将用十分的真情返还给您。在实际接访工作中也体会到,大多数信访群众是来寻求政府帮助解决其合理诉求的渴望或对政策不解的疑惑,为帮助信访群众“解渴”和“解惑”,在解决信访群众合法合理的诉求时,我始终牢记刚到信访处报到时领导给我谈话时讲的一句话:“接待每一个信访人,都要先问问自己,要是自己该怎么办”,在信访接待中,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做到“把群众的来访当作家访,把群众的来信当作家信,把群众的事情当作家事”。

  老上访户杨某系落实政策遣返人员的子女,由于没有办理退休手续,多年来一直在信访接待大厅缠访、闹访。我认真研究政策,并及时将来访情况向领导汇报,处领导多次组织相关业务处室、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召开专题汇商会,最终在业务处室的大力支持下依据政策规定为其办理了退休手续,其专门送来了写有“敬业正直、为民解忧”的锦旗表示感谢,也充分表达了对人力社保局工作的认可和感激。

  几年来,我接待来访群众2788件、3053人次,较好地维护了来访群众的合法权益,没有发生一起群众投诉,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做好身边事 服务大民生

  讲述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曹志鑫

  今年6月的一天,我接到局传达室的电话,说有两位老人来为孩子咨询户口返京手续的问题。我赶忙放下手头的工作,把两位老人接到局大厅坐下。

  老人的孩子小郭1997年从北京考进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按照学校要求,把北京户口随之迁入了学校集体户。2002年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按照当时规定办理了户口注销。2013年,留学回国,又将户口恢复到学校集体户。当其正准备将户口从学校集体户迁回北京时,遇到了难题。迁出地相关部门出具的《户口迁移证》是办理毕业生户口返京的必要材料之一。在办理《户口迁移证》过程中,合肥当地相关部门认为,小郭本科毕业后直接出国,没有履行毕业生就业派遣手续,且时隔多年,已不是毕业生身份,于是提出,需要北京这边的相关部门依据户籍管理制度,先出具《户口准迁证》,才能开具《户口迁移证》。而北京的相关部门则认为本市户籍毕业生户口返京不用开具准迁证,可由迁出地直接开具《户口迁移证》,并凭《户口迁移证》到市人力社保局办理落户手续。就这样,是先开《户口准迁证》还是直接开《户口迁移证》成为了一道看似解不开难题。6年间,两位老人辗转于北京和合肥之间,始终没有结果。

  看到两位老人无助的眼神,我安抚老人,积极协调当地相关部门、学校、派出所,想了很多办法,通过努力,最终学校查阅档案后,为小郭出具了出国留学未就业派遣的证明,当地相关部门也出具了《户口迁移证》。最终,小郭成功落户,困扰老人6年的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老人写给局党组的一封感谢信中说:“在人力社保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一代肩负使命的公务员队伍成为我们最尊敬的人,最感动我们的人”。老人的话语,让我和我的同事心里暖暖的,同时也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群众利益无小事,看似一项平常普通的工作,可能就会关系到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群体的民生福祉,只有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的位置,才能筑牢我们党执政的根基,才能答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践行初心 倾情服务

  讲述人:社保中心翟琳琳

  2016年市社保中心组建机关事业直属业务部——目前,承担着市属1220家机关事业单位近29万参保人的各项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工作。

  如何为1200余家参保单位的做好服务,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我和我的同事们坚持用耐心、热心、暖心做好“三心”服务。

  记得6月时,政法委办理一位局级领导增员,因受单位编制数及电脑操作系统的影响,多次读盘均不成功,单位经办人十分着急,现场用电脑反复修改,我们也耐心帮着查找问题、指导操作,经过多次操作直至将问题解决,虽然时间已近晚上7点,但是看到单位经办人员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觉得付出是值得的。

  在窗口部门,经常做出一些牺牲是在所难免的,记得那是业务期最后一天,市司法局从通州到市区的路上堵车,赶到社保中心已临近下班,他们要办理的是在职转退休业务,为了能及时为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次月按时拿到养老金,窗口同志办完全部业务,又已是天黑。

  窗口人的早来晚归已成为日常工作的常态。那是7月的一个傍晚,当天所有业务均已办理完毕,到下班时间、窗口人员电脑均已关闭,这时一位参保人到窗口办理转移业务,我们立即重返回工位,争分夺秒赶办业务,参保人感动地说“以为今天办不了了,得改签火车票了,没想到都办完了,这下我不用改签火车票了,真是太好了,祝愿您好人一生平安”。

  将心比心,在做好“三心”服务的同时,也得到了参保单位的贴心反馈,有很多参保单位办业务时主动让窗口同志休息一下,去喝口水或者去趟洗手间,宁愿自己多等上一会儿。参保单位对我们的理解与认可,他们的真心满意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自4月份社保费划转税务征收、人员划转医保局及中心内部人员调整后,对外常设窗口由原来的7个缩减至5个,在与医保局业务尚未切分的情况下,加之税务征收初期各种业务衔接的不顺畅,形成了人手已撤、业务反增的局面,给一线窗口的工作又增加沉重的负担。在这种高压态势下,大力推行网上申报业务便是重中之重!我们遵循“加服务、加宣传、加培训”三加原则,力推网申新功能。

  在中心领导及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于6月和8月新上线两批网申业务。今年基数申报工作,我们采用了线上线下并行的方式,市本级机关事业单位有70%共计856家,选择网上申报这种方式;7月底前顺利完成了此项工作。

  8月初网申增加一批新功能后,我们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通知和培训。参保单位得知这一消息后,我们得到的反馈都是“太好了、太好了,以后终于不用常跑社保了”。至本月15日,网申开通仅十天时间,市本级机关事业单位网上申报已达1500笔业务。

  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

  讲述人: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巫悦

  2002年来到市人力社保局,2006年开始办理群众来信业务。

  作为办信人员,我的回复,代表的是市委书记、市长、局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和人力社保局,答复情况体现着政府的形象。每一个回复都有法律责任。因此,准确、严谨是我对自己办信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这需要有强大的业务能力做支撑。学无止境,这既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群众负责,对自己负责,我从不敢懈怠。

  办理一封来信,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简单的政策解答,但对群众,则代表着他的现实利益,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

  今年6月,有名4050人员在退休前,因未及时在银行卡预留费用,造成个人缴费部分扣缴不成功,需自行承担社保补缴费用,个人无力承担。她来信恳求再给一次补扣款机会。因为涉及退休审批时间,我启动了特殊信件处理流程,直接与负责部门联系,介绍情况。负责部门第一时间予以核实,按工作程序加急处理,使当事人顺利办理了手续。

  这几年,我局电子信件办理情况排名一直保持前列。去年12345派单位居前三名,今年“接诉即办”的考核排名也从年初的第八名上升到了第一名。应该说,我们较好的履行了职责。

  在办理和转办信件时,经常会有人说,“你太认真了,别那么较真,也不是你自己的事”,“累是你自找的”。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我的工作就是要与群众心贴心。我的岗位职责就是在一线为人民服务,就是解决群众的困难。我传达的是政府的声音,提高的是群众的获得感,这就是我的使命。

  作为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我们肩负巨责。

  为政府代言 让群众暖心

  讲述人: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王香丽

  我在12333热线工作已经快6年了,是一名一线咨询员。记得刚到12333工作时,培训老师就告诉我们:“我们是政府代言人,这是一份极其光荣的事业。”从那天起,为百姓谋方便,谋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了我的工作准则。

  记得上月接待过一位咨询者,电话一接通,老人就说:“丫头,我岁数大了,反应有点慢,我打开手机外放,让我老伴儿跟我一块听。”我说:“行,一会咱们慢慢说”。其实老人问的问题并不是很复杂,主要是临近退休,发现因单位原因养老保险有3年欠缴,并且不理解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际缴费年限为何不一致,担心医疗不够25年影响退休时医保待遇。我逐一向他解释了养老补缴、医疗视同相关政策。老人担心单位不予补缴养老保险影响养老金,问如何维权,我向他提供了投诉电话和地址。挂电话前老人说:“太谢谢你了,跟我说了这么多,还好有你们这个电话给我们老百姓提供帮助,这下我心里就有数了。”

  其实我们平时接的电话,大部分都是对于专业人员来讲相对简单但比较琐碎的问题,但是群众并不了解相关规定,这就需要我们多些耐心,多说一句多问一句,让老百姓少走弯路。比如接到群众问“能不能去非本人参保区社保中心打印个人权益记录”,解答完之后,我会多说一句:“除了去现场,您也可以网上定制打印,这样更便捷。”再比如,北京城镇户口问如何从单位转人才参保的,我会多提醒一句:“建议您在60天之内办理,否则会有6个月观察期不享受医保待遇。”多提醒一句,可能也就几秒钟,但是却把心系百姓做到了实处,让群众更有“获得感”,真正架起群众和政府沟通的桥梁。

  几年的工作,我已经为十几万名来电群众提供了咨询服务,我不断意识到:我们每多说一句话,老百姓就能少跑一段路,我们的工作平凡而伟大!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建议征集

政策咨询服务热线 12333

主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数据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62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43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56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