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京劳动就业报)
“设站布点”让朝阳区更充分地了解了贫困劳动力真实的需求和现状,就业服务更加精准。今年以来,朝阳区通过7场招聘会,把3.6万余个岗位送到了受贫困地区劳动力的手中,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齐铁虎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个。他来自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对大城市很向往,但是又怕自己无法适应大城市的生活和工作,迟迟不敢走出来。2018年,他通过朝阳区在唐县举办的专场招聘会,顺利地来到了北京,成为中通快递的一名快递员。他来北京后的第一个月工资就足足6000元,他很兴奋:“以前从来没有给过家里钱,现在每个月我都给家里寄钱。”
然而,对更多的贫困地区区劳动力来说,转移就业未必是他们最优的选择。大多数建档立卡劳动力年龄偏大、技能水平不高、转移就业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朝阳区“双管齐下”促进就地就业:一方面大力推动和引进相关产业,带动一部分劳动力就业;一方面联合当地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对大龄和就业困难人员进行托底安置。通过分门别类的精准帮扶,推动了就近就地精准就业。
京绿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朝阳区在为贫困地区举办招聘会时引入康保、阳原和唐县的一家企业。在帮扶工作站的帮助下,已免费入驻了康保创业孵化基地,注册1200万元分别设立了人力资源公司和农业科技公司,帮助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在当地发展农业产业项目。今年,京绿洲公司在康保的黎麦即将收获,后续黎麦酒、醋的生产线也将陆续在康保、阳原等县建成投产。产业的发展,帮助农民在土地流转的同时实现了就业脱贫。
而针对贫困劳动力年龄偏大、难以转移就业的特点,朝阳区会同贫困地区开发了保洁、生态护林、护路员等公益性岗位,由朝阳区给予每人每月300元—500元岗位补贴,帮助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目前已有2300余名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公益性岗位就业脱贫。